|
砥砺前行--宜昌孵化器20年从2000年我市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至今,我市科技孵化载体已走过了20年。20年来,我们与时俱进、不断完善科技孵化政策,秉承着开放包容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理念,为广大创新创业者营造了敢为人先、宽容失败的双创文化氛围,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,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孵化之路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拥有各类孵化载体45家,包括22家孵化器和23家众创空间,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家,省级孵化器14家,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,省级众创空间9家。孵化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,在孵企业数量超过1700家,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000个。 回顾孵化器建设20年历程,我市孵化载体管理者与创业者比肩同行、风雨兼程、甘苦与共,实现了从“零”起步到省内领先奇迹般的跨越。 2000年,我市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——宜昌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立,标志着科技孵化时代的到来; 宜昌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2004年,宜昌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,作为当时鄂西渝东唯一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,标志着我市科技孵化事业走在全省前列; 2013年,首家民营孵化器宜昌和艺孵化器运营,并于次年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民营孵化器,标志着我市孵化器进入投资主体多元化阶段; 宜昌和艺科技企业孵化器 2014年,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》,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、内容实的政策,极大地推动我市孵化器发展; 2015年,中国科技开发院(宜昌)云计算孵化器创建,标志着具有国家先进孵化能力的龙头孵化企业开始在宜昌试水; 中国科技开发院(宜昌)云计算孵化器 2015年,时任省委书记的李鸿忠视察库X咖啡,标志着我市除孵化器外的另一种“双创”业态,即众创空间开始萌芽; 库X咖啡众创空间 2016年,宜昌传感物联孵化器获批国家级专业孵化器,标志着龙头引领型的专业孵化器模式在宜昌成功实践; 宜昌传感物联孵化器 2017年,宜昌生物医药孵化器建立并在此后获批国家级孵化器,标志着孵化器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的模式进入深水期; 宜昌生物医药孵化器 2018年,宜昌和艺孵化器与枝江市政府签订运营协议,标志着宜昌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开始在县市进行扩张; 枝江市创新创业中心 2019年,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标志着宜昌孵化器由量的提升,转变为对质的追求。 2020年,我们起草印发了《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》,力求进一步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规范管理,提档升级、全面推动“众创空间-科技企业孵化器-加速器-科技园区”全链条的孵化载体体系建设。 下一步,我们将一如既往、砥砺前行,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。一是不忘初心、优化服务。牢记为在孵企业服务的使命,主动对接,探求企业需求,解决困扰企业创业初期的问题,做好在孵企业的“保姆”、创业者的“护航员”。二是苦练内功、提升素质。强化孵化载体的孵化、培育能力,拓展孵化载体的社会联系功能,注重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引入,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。三是完善政策、规范管理。按照新出台的《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管理,营造激励自主创新、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环境。(转载自宜昌市科学技术局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