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我市召开科技企业孵化器(众创空间) 绩效评价暨工作推进会 8月2日,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(众创空间)绩效评价暨工作推进会在城区召开。副市长李燕萍、市科技局局长方扬帆、副局长谢超及三峡大学双创学院副院长李立军、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黄源、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宜昌分中心主任向艳等出席了会议。会议由谢超同志主持。 会议首先回顾了我市孵化器20年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,并介绍了《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(众创空间)绩效评价评分细则》。在随后的绩效评价会中,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(众创空间)的31家运营单位按照抽签顺序,依次分别从基本情况、孵化绩效、服务企业、抗击疫情等方面,对各自孵化载体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路演汇报。 李燕萍副市长对绩效评价路演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,她认为,今年是宜昌孵化器建设20周年,举办此次绩效评价暨工作推进会,意义十分重大;通过路演汇报、采取行业互评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绩效评价,形式十分新颖;各个孵化载体建设因地制宜,富有宜昌特色、成效显著;疫情期间所有孵化载体主动担当作为,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很大的力量。 (李燕萍副市长总结点评、方扬帆局长讲话、谢超副局长主持会议) 方扬帆局长对我市孵化器20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。他指出,我市孵化载体发展特色亮点纷呈,一是专业孵化器全省领先,如生物医药孵化器逐步形成全产业链;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扎实有效,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1家,总数达到521家;三是孵化载体成为我市创新创业的沃土,孵化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;四是孵化载体的建设秉持开发包容的态度,中国科技开发院、启迪之星、猪八戒等在宜昌“生根发芽”、发展壮大;五是孵化载体责任与担当意识强,在疫情期间,各孵化载体积极克服自身困难,为企业复工复产、排忧解难做出了贡献。他同时指出,虽然我市孵化载体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双创资源不足、孵化载体战略模式不清晰、盈利模式不明晰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和不足。 方扬帆强调,砥砺二十年,而今再出发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围绕找准定位、打造特色、拓宽思路、突破瓶颈、共创辉煌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,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、进一步鼓励创新创业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、进一步为加速器的发展提供支持、进一步营造更优的服务和营商环境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推动孵化载体的可持续发展。 宜昌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、市级备案管理的科技孵化载体的主要负责人及孵化器从业人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(转载自宜昌市科学技术局) |